0830-6660830
邮 箱:luzhou@188.com
手 机:18181860830
电 话:0830-6660830
地 址:四川省泸州市高新经济开发区
泸县,古称“江阳”,长江与沱江在此交汇,滋养了逾两千年文明。这里不仅是“中国龙文化之乡”,更以500余件宋代龙型石刻、200余座明清龙桥、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人物浮雕,书写了一部立体的石刻史诗。从墓葬中的四神图腾到桥梁上的飞龙腾云,斧凿之间,凝固的是宋人“生有所享,逝有彼岸”的宇宙观,亦是巴蜀工匠跨越千年的技艺传承。
宋代墓葬石刻:地下《清明上河图》
雕刻类型 | 代表作 | 艺术特点 |
---|---|---|
高浮雕 | 南宋青龙石刻 | 立体近圆雕,镂空鳞甲,动态凌厉 |
浅浮雕 | 二龙戏珠石刻 | 线条流畅,双龙互动戏剧化 |
线刻+浮雕 | 妇人启门图 | 门扉微启引发无限想象,牡丹纹饰象征富贵 |
明清龙桥石刻:江河上的龙族盛宴
摩崖与现代石刻:山岩上的文明接力
泸县石刻以天青石为载体,糅合直刀法的刚劲与圆刀法的柔润,形成五大核心工艺:
非遗传承人张勇的坚守:创办泸县石匠砌筑技艺传习所,培训1.5万名工匠,“让龙桥的石头说话”。
从宋墓中镇守四方的青龙,到龙桥下逆流腾波的龙王;从玉蟾山沐浴太子的佛窟龙影,到摩崖上泣血抗战的流民群像——泸县石刻,不仅是巴蜀石工的技艺丰碑,更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中华精神史。当00后学子在博物馆拼接斗拱,当村民挥舞彩龙跃过百年古桥,这场跨越千年的石上对话,正为“龙文化之乡”注入新的鳞爪锋芒。
“泸县无闲石,处处见龙痕。”——当地民谚
注:本文核心史料及数据源自泸县博物馆、四川省地方志办、非遗档案及学术研究(2022-2025年公开报道)。
Copyright © 2020-2025 泸州石雕工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蜀ICP备18025239号-14